竞赛圈   > 交通竞赛冠军金建栋专访,名校学酥的大神之路

DC竞赛

  • 关注者 1
  • 关注了

DC竞赛

官方


交通竞赛冠军 金建栋(右)


他自称是一个学酥,看着挺像学霸,一碰就变成渣渣了;他说他有一颗向往成为大神的心,却一直在追赶的路上跌跌撞撞;他说他也喜欢侃侃而谈,有装傻卖萌的逗逼心态……他淡定得有些让人害怕的心态,你根本无法将他与冠军联系在一起。


一次无心的报名,一段难忘的努力时光,换来的是一个全国性的数据竞赛的冠军,这次DC带你走近大神金建栋及他的成长之路。



DC采访实录


1.     拿下全国的冠军,现场领走特等奖5万元现金奖金的心情怎么样?

感觉很激动,因为自己的作品获得了评委和观众们的认可,除了物质上的激励之外,精神上也有很大的满足感。同时也有些庆幸,因为优秀的团队有很多,能获得特等奖也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。

 

2.     能够一个人拿到冠军肯定不简单,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于同龄人的地方吗?

没有没有,觉得自己也没有领先同龄人云云,可能就是喜欢的方向不一样吧,身边有不少同学喜欢做基础的研究以及一些导师的项目,大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。我可能比较喜欢通过比赛结识这个行业中比较优秀的人才吧。

 

3.     当时为什么想要参加贵阳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竞赛呢,怎么得知这个比赛的呢?

关注大数据的比赛平台有一段时间了,最开始是在某个论坛上无意间看到DC的成绩预测比赛,觉得很有意思,就去下载了数据自己做着玩,不过一直没正式参加DC的比赛,这次看到了一个和专业相关的比赛,抱着练练手试试看的心态就来参加了。

 

4.     你是一个人参赛的,大部分团队都是多人组队,为什么不考虑找队友共同完成赛题?

一直以来想把自己的技术整理一下,这个比赛也是对自己所学一些工具、技能、分析方法的梳理。当时不知道这个比赛想要的是怎样的解决方案,觉得自己做的可能比较随意,而且最开始也没想到会进入决赛,所以就没考虑找队友。几个基友知道我获得冠军之后纷纷找我约饭,哭……

 

5.     比赛时长接近5个月,战线比较长,你大概投入了多少精力在其中,才一个人做完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、系统开发、方案撰写、答辩准备这么多事情?

其实大部分工作量集中在初赛,那会儿时间比较多,就每天都做一点,做了将近1个月,后来进入复赛之后看了一下数据觉得没太大的变化,就等到决赛前再补充了一些内容,然后准备决赛答辩花了一些时间。

 

6.     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有没有想过放弃?或者觉得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?

并没有过。其实数据量并不算大,所以处理数据方面不会特别困难,觉得最困难的就是答辩的准备了,如何在8分钟内把你的方案展示给大家,如何让大家理解你的叙述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。

 

7.     嘉宾一致反馈你的方案非常清晰明了接地气,你在这次的方案中思考的逻辑是怎样的呢?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?数据分析在创意方案中的具体作用?

其实很多时候数据分析就是讲一个故事,直接陈述自己的分析结果可能更适合学术汇报,但是这次的事故成因大赛更多的是面向决策者、面向大众,所以我在展示的过程中尽可能让自己围绕一个主线——谁是交通事故的幕后黑手?在保证过程严谨的基础上,让结论尽可能简单明了,这样大家可能会更感兴趣一些(笑)。但是最后我的汇报在严谨性上还有些不足,还要继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。

最重要的部分应该就是事故成因的总结吧,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成因包含微观和宏观两部分的因素,在我之前进行的探索性数据分析(EDA)中,其实穿插进行了这些方面的分析,在事故成因总结中,需要把这些都汇总起来给大家一个结论,因此这部分是最重要的。

可以说整个创意方案的核心就是数据分析,数据分析可以让你验证或者推翻结论,可以让你发现隐藏的规律,可以为你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,不胜枚举。举一个具体的例子,在我的分析过程中,数据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危险驾驶员的用户画像是什么样的,对策就是对这部分人群应该加大安全法规教育力度。

 

8.     参加DC的这次交通竞赛的有哪些收获?

来贵阳体会了一下浓郁的大数据氛围,并且能和周涛老师在现场进行交流,以及看其他优秀选手们的创意和展示,收获太多了,参加比赛主要是要享受自己的收获,看自己能不能在比赛中学到东西,能否通过比赛结识志同道合的人。所以我感觉比赛还是利大于弊的,至于有人说浪费时间还是看个人的时间管理啦~

 

9.     大部分参赛团队在做了事故成因分析后,都没有将结论或建议进一步向产品化的方向推进,虽然也有个别团队做了解决方案产品化、平台化的工作,但你却一致获得专家好评,更有专家给你的现场表现打了满分,你认为自己相较其他参赛者做的更好的部分是什么?

个人认为做的比较好的可能是现场展示环节吧,有些团队可能因为紧张在现场表现上欠佳,我一开始也有些紧张,但是上了台以后看着自己的ppt就放松下来了,我还记得我提到事故和流量存在错峰时评委老师还微微点头,给了我很大的鼓励,后来渐渐开始享受这种和评委、观众的交流过程,这种放松让我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创意方案,所以这里还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和观众们的支持鼓励~

 

10.  竞赛中你开发了两个数据驱动应用,并提出了更多的数据需求,接下来会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或进行商业应用吗?

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,因为不成熟的地方还有很多。

 

11.  你是同济大学的,可以简单介绍下你的学习背景么?

目前深入的程度还谈不上研究领域,我的专业是交通工程,但是兴趣点在数据科学这一块。平时关注的问题大多是交叉学科中我觉得有趣的问题,如果觉得有价值我就会自己爬数据深入分析一下。

 

12.  可见你们平均实力都很好,用知乎体提个问,能否分享下作为同济学子的体验呢?

从学习方面来说,老师平时课程作业的要求都比较严格,工作量都很大,真正亲自做完后肯定能有所收获;从生活上来讲,校园气氛一派其乐融融,各色各样的活动也很多,除了男女比例略微有些不和谐以外别的都很好。

我应该就算是学酥类型的吧,看着像学霸,一碰就变成渣渣了;学习生活不太有规律,有的时候做项目看公开课可能不知不觉就熬夜了。。。同济教学上的任务比较严谨,同学之间还是很融洽的,我们和学长就是各种浪,有的时候还会一起踢踢球啥的,就是正常的大学生的生活,其实我也并不特别,哈哈哈……

 

13.  在数据方向的学习你有哪些经验和心得跟大家分享呢?

其实我也并非专业学习和研究数据的,但是自己对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,所以平时课后接触的比较多。我觉得数据科学的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吧,我是通过公开课和一些自己动手实践的项目学习数据科学的,只要对这个行业有热情有兴趣,并且坚持下去,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。可能说的比较泛泛,如果一些切实的建议的话,就是多上coursera、udacity公开课,多参加比赛这两条路吧~

 

14.  现场专家向你伸出了橄榄枝,你未来的职业或者学术发展是怎么考虑的呢?

目前准备潜心投入到数据科学这一领域,未来通过比赛、项目不断提高自己的视野和能力。也要感谢DC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,让我们这些数据科学家与企业、政府的需求对接,并且在比赛中互相交流、不断提升。

目前有几个创业和导师项目的offer,但是自己还没考虑好,继续深造是一定的,只不过不一定是读研。



●  

贵阳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竞赛

冠军分享

- DataCastle -



1条评论

分享

1条评论
意见反馈
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

扫一扫分享给周围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