竞赛圈   > 周涛:如何从历史和哲学中,获得统领知识的智慧

DC竞赛

  • 关注者 1
  • 关注了

DC竞赛

官方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/周涛

 导读 

这是DC堡主周涛论读书系列文章的第三篇。

周涛在前篇中阐述了如何从书中学到事物的运作规律,从而懂得如何去分析一件事情以及如何定量化地检验分析是否正确。

学习一个学科,先有宏观的框架,对知识的脉络有大致的了解,再进入学科的细分领域,会让知识的衔接和深入更加容易,更能形成体系。

在本文中周涛要和大家分享的,主要是如何读哲学和历史,并从中得到智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以书为师,第一是求知识,第二是求智识。

智识不是知识,而是用来统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智慧。没有知识,很难谈智识,但是光有丰富的知识,也不一定有高水平的智识。

哲学先读哲学史,也是为了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图景,但是和数学物理的图景有所不同

对于数学物理而言,我们谈整体性的图景,往往是强调空间性,就是把整个数学物理的蓝图铺在你面前,

你能够知道各种分支之间的关系,什么问题要用什么理论什么方法去解决

而哲学的蓝图,主要是时间性的,就是要看清楚哲学怎么从古向今发展过来的,

这些思想发生变化甚至转折的原因是什么,有哪些伟大的哲学家或者重要的学派起到了什么作用,等等。

因为数学物理几千年来要解决的问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——亚里士多德绝对不会去思考高能物理的问题,但是。


对于早期还没有和哲学分家的心理学和美学而言,也是如此,要先读历史

我初二的时候,开始读鲍桑葵的《美学史》,实在是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。现在想起来,

应该是我整个人生中第一本读起来让我有一种磨砺的感觉的书。

那时候我经常一个整天只能看十几页甚至几页,但是当我把鲍桑葵的书啃下来之后,

后面看美学的书就如鱼得水了,看其他哲学的书,也不惧怕了。

我小的时候好书不多,我自己看过且印象深刻的,还包括黎黑的《心理学史》和罗素的《西方哲学史》

现在可以选择的好书很多,例如如果大家觉得罗素的书没有覆盖最近一个世纪哲学的发展,还可以选择希尔贝克和伊耶的《西方哲学史》

中国哲学史的书,我自己仔细看过且特别适合初学者的是冯友兰先生的《中国哲学简史》

另外一本算不上典型的哲学史,但是非常有意思,观点和角度都很有新意,是李泽厚先生的《中国思想史论》

任继愈先生的《中国哲学史》应该是集大成的作品,可惜我没有读过。


历史要从分析开始看,不要立刻陷入到考据的细节中。

尽管通过考据的手段还原真实的历史非常重要,但是作为非专业的读者,

首要的是理解历史演化发展规律性的东西,要能够从宏观上把握驱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,

把发展的动因和政治经济制度、地理气候条件、宗教文化背景等要素结合起来看。

国内真正用分析的方法写历史的第一人,应该是钱穆先生。先生是我特别敬仰的学者,

他几乎所有的著作我都读过,其中有一本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,很小的册子,

但是视野广、力量大,让我理解历史事件的格局都有所提高。我很小的时候读过一次,

在瑞士读书的时候又读过一次,前两年再读过一次——每次都有所得!

先生有一位高徒,叫余英时,后来担任过钱穆先生创办的新亚学院的院长。他有一本题为《士与中国文化》的书,

用一种很独特的切入点,勾勒出了中国文化史极具特色的一条脉络。

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,也有很多哲学思想的讨论,可以和李泽厚先生的书对照阅读。


余先生的学生也很了不起,有一位估计在国内名气比余先生还大,叫做黄仁宇。

黄仁宇先生有一个很大的贡献,就是把“大历史”这个概念明确提出来了,

“从长远的社会、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;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”

《万历十五年》应该是黄仁宇先生最好的作品,可以和钱穆先生的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对照着看,前者可以看作后者具体化的诠释和注脚。

黄仁宇先生的《中国大历史》也是非常难得的好书,其中黄先生的思想表现得更浅表,也更容易被读者把握。

黄先生曾经先后在两位史学界和汉学界的泰斗——剑桥大学李约瑟先生和哈佛大学费正清先生——的团队中工作过,并受两位先生思想影响颇大。

李约瑟先生编写的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和费正清先生主编的《剑桥中国史》几十年来一直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,

里面融合了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宏观分析的视野和方法,如果大家喜爱历史,这是不能错过的。如果二者非要选择其一,我建议读《剑桥中国史》

下期预告

-------------------

下期周涛堡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,如何从书中求德识。

相对于从书中获取科学知识,德识则趋近于个人的修养和品质,而周涛也会从个人读武侠的经历中分享一些感悟。

什么?周涛也看武侠小说?没错,不仅看,而且很爱看!只是从武侠里看到的不只是男主女主的神奇经历,更多的是被称为“狭义”的东西。

-------------------

周涛:论读书

- DataCastle -


1条评论

分享

1条评论
意见反馈
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

扫一扫分享给周围朋友